公司新闻
黑料网:固定式管板换热器原理介绍 固定式管板换热器优缺点分析
换热器在生产中应用极为普遍,但种类繁多,本文重点讲解一种常见类型——固定式管板换热器,阐述其运行机制与利弊,供大家参考学习。
固定式管板换热器
固定式管板换热器的两端管板通过焊接工艺与壳体固定连接。换热管材质有光管和低翅管两种。这种换热器构造精简,生产费用不高,能够实现较小的壳体直径,管内通道设计灵活,壳体内部可用纵向隔板划分成多个流程,产品型号多样,因此在工程领域应用普遍。
物料在卫生级钢管束内部运行,冷媒或热媒则在外部管路反向运行,换热管束的末端使用双管板固定,也充当泄漏检测部位,以此避免物料与换热介质相互间发生污染。这台设备运用了两个管板的设计方案,管程和壳程各自配备独立的管板,不再像常规列管式换热器那样管程和壳程共用一块连接板,这样做能够显著减少不同流体间相互污染的可能性,有利于快速察觉潜在的渗漏问题,保障操作者的生产安全。
固定式管板换热器表面平整,通道笔直,不存在盲区,清理起来既简单又干净,设备最低处都设有排液阀,方便物料、清洗用水以及在线灭菌后产生的冷凝水排出,整体排空构造能够防止产品接触区形成盲点,可以阻止微生物繁殖,也便于进行清洗和消毒这台设备选用316L不锈钢打造而成,同样能够根据客户指定的材料进行制造,管路内壁的粗糙程度介于0.25微米与0.4微米之间,非常适宜实施CIP/SIP方式的高温在线清洁消毒流程。
固定式管板换热器由多个核心部件组合而成,包括外壳体、管板组件、管束单元以及顶盖部分。在外壳体内部,安置着一组平行的管束单元,管束两端的接口通过焊接或胀接技术固定在管板组件上。两块管板组件与外壳体直接进行焊接连接,而带有进出口管接口的顶盖部分则通过螺栓与外壳体两端的法兰连接件相接。它构造精简,缺少外壳与端盖的密封结合,同类型设备中壳体内部通道最多,带有弯曲隔板的水流路径最短,管内通道数量可任意设定,由于两端板由管子彼此承托,所以其板片厚度最薄,成本最为经济,因此被大量采用。
这种换热器存在不足之处,具体表现为外壳部分的清洁工作比较麻烦,并且会产生温度差异引发的压力。如果冷热两种介质的整体温度值较高,或者外壳与传热管材质的热膨胀特性差异显著,当温度变化导致的外壳应力超出材料所能承受的极限时,就必须在外壳上安装伸缩装置。然而,受限于伸缩装置的承压能力,外壳部分的允许工作压力会受到相应制约。这种热交换设备适合两种工质温度接近的情况,或者温度较高但外壳承受压力不大时,同时外壳中的物质纯净,不容易造成堵塞的场景。
以上内容阐述了固定式管板换热器的运作机制及其长处与短处,供大家借鉴学习,日后若需选购固定式管板换热器,可借助对它运作机制和长处与短处的认知,从而加深理解。